卜昌森:煤炭企業轉型不同于轉行,最終又要轉行
2017-03-09 15:26:30
摘要:今年兩會期間,山西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卜昌森繼續提交相關建議,呼吁加大對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大力推動法治企業建設,筑牢企業安全生產法治防線。
“安全生產永遠在路上,一定要樹牢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這是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卜昌森最為關注的問題。
今年兩會期間,他繼續提交相關建議,呼吁加大對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大力推動法治企業建設,筑牢企業安全生產法治防線。
煤炭必須要加快轉型
中國能源報:伴隨非化石能源的飛速發展,煤炭行業必須進行哪些改革?
卜昌森:煤炭秉性是資源型行業,將會越來越少,總有一天會枯竭,各種新能源異軍突起,在我看來尤其是頁巖氣、可燃冰、干熱巖等非常規能源以及核聚變,他們現在對煤炭目前來看蠶食中,但到最后必然會取而代之。
美國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眾所周知,美國歷史上是第二大產煤國,從最高峰的年產煤炭12億噸到10億噸再到8億噸。去年美國煤炭產量下降17%,根源就是各種新能源的取代。美國煤炭的今天就是中國煤炭的明天,所以我們必須要有危機感。盡管煤炭短期內不會被取代,但是在一二十年內,形勢倒逼著煤炭面臨改革轉型、背水一戰甚至斷臂求生,必須要加快轉型。
中國能源報:那么煤炭行業應怎么轉型,具體路徑是什么?
卜昌森:短期來看,煤炭企業轉型不同于轉行,但真正實現煤炭的華麗轉身并不現實。我們提出了山西煤炭轉型的9個字方針——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在煤炭的生產、利用方式上實現轉型發展。在生產上制約、高效、智能化生產,提高質量、保證安全;在煤炭利用上,實現綠色開采、綠色利用、綠色發展,綠色開采,減少大氣污染。
中長期來看,煤炭必須轉型。要利用好當前機遇期,尤其適值煤炭價格市場高位、企業有利潤空間之際,重新制訂發展戰略。發力非煤、優勢產業,培養新動能、發展新產業,進而削減煤炭比重。因此中長期轉型就的轉行。
煤炭轉型一定要專業化。所謂“人無完人,術有專攻。”現在有很多煤炭行業轉型電力、煤化工,坦白來說,煤炭轉型做電力、煤化工,實際上是取短補長,應該“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強化安全生產
中國能源報:煤炭安全生產問題一直都是大家關注的熱點。尤其是去年四季度以來,安全事故頻發,給行業敲響了警鐘。去產能過程中,如何做到不去安全,山西采取了哪些措施來確保安全生產?
卜昌森:去產能的目的是去掉落后產能、不安全產能,最后實現安全發展。但在去產能過程中,如果把握不好,就會出現最后的瘋狂。尤其是去年一段時間以來,煤價上漲過快,個別企業主要負責人要錢不要命、要煤不管法,非法違規開采。在去產能過程中,出現安全問題應該說與去產能本身無關,只是去產能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去產能過程中,首先是要看住即將淘汰關閉的企業,要果斷關閉,防止其最后瘋狂;二是依法治安,提高違法成本,嚴厲打擊各種非法違規行為,露頭就打;三是安監總局、煤監局的“體檢”,對各類煤礦安全“體檢”,這是很好的措施,我們也制定了相應的實施細則;四是科技保安,建立強大的專業工程技術隊伍,發揮技術專業優勢;五是素質長安,提升員工安全素質,由“要我安全”到“我會安全”,由“我要安全”到“我能安全”;最后是設備管人,推進信息化戰略,提高裝備水平。
中國能源報:現在煤炭企業的經營狀況并不好,企業負債高,導致在安全投入上無法保證,增加了安全憂慮,應做好哪些工作避免這些后顧之憂?
卜昌森:煤炭企業這兩年經營狀況不好,企業困難帶來投入減少,隱患越來越大。一開始,可能看不出來,但是時間一久,就會由量變到質變,可以說,安全投入是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從國家層面到省、市等各級都高度重視,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在日常檢查監管中,著重查安全投入、查設備,查安全投入是否達到要求,禁止淘汰的、落后的設備再運行。
轉型發展是煤炭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中國能源報:您對煤炭行業發展的建議?
卜昌森:煤炭是我國的主體能源,更是我們山西的主導產業。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為煤炭產業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首先,中國的發展離不開煤。
我國能源“富煤、缺油、少氣”的稟賦特點,決定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發展離不開煤炭。做出這一判斷的依:
煤炭是我國最豐富的能源資源,占我國已探明化石能源資源總量的94%左右;
煤炭是我國最經濟、最廉價的能源資源,煤炭、石油、天然氣比價為1:11.15:5.02;
煤炭是最安全的能源資源,“十三五”時期我國石油、天然氣對外依賴度將達67%以上,而煤炭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的能源;
我煤炭是最可靠的能源資源。我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的比重僅能提高到20%左右,短期內大幅提升還有較大難度;
煤炭是可以清潔利用的能源;煤炭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尤其是化工生產中,煤炭不是燃料而是作為原料來使用的。
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強調指出:“我國國情是以煤為主,我們對煤的注意力不要分散,要做好煤炭這篇文章”。這次,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又多次提到煤炭產業的發展問題,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國煤炭工業的高度重視。
其次,轉型發展是煤炭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第19頁中講到“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這是報告對2017年安排部署的一項重點工作任務。報告指出:“實體經濟從來都是我國發展的根基,當務之急是加快轉型升級。”對煤炭產業而言,“黃金十年”期間,已經喪失了一次轉型發展的寶貴歷史機遇。現在正面臨著市場倒逼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所提供的最后一次轉型發展的歷史機遇期。因此,轉型發展是煤炭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一項刻不容緩的緊迫任務。
從近期看,煤炭產業轉型不等于轉行。加快新興產業的發展不是要拋棄傳統產業,恰恰相反,煤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然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礎和能源保障。煤炭產業轉型發展的第一要義是轉方式、調結構,轉變落后的、粗放式的生產方式,推進煤炭結構優化升級,堅定不移淘汰落后產能,提升先進產能,保護優質稀缺煤種產能。同時,大力推進煤炭消費革命,倡導煤炭綠色消費,實現煤炭利用的低碳排放,促進煤炭產業的健康發展。
從長遠看,煤炭產業轉型最終要轉行。這是由煤炭產業的行業特性所決定的。煤炭的秉性是資源,資源總有枯竭的時候,特別是當前新能源的發展非常迅猛,遲早要替代傳統的化石能源。所以一定要抓住機遇,依托煤、延伸煤,最終超越煤,發展新動能新產業,培育并形成煤炭替代產業。總之,煤炭企業必須要下定背水一戰的決心,勇敢地迎接挑戰,堅決走出“市場好時無心轉型,市場差時無力轉型”的歷史怪圈,重振旗鼓,拉開轉型發展的大幕,推動煤炭產業躍入轉型發展的快車道。(中國能源網 武曉娟、何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