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力爭:中利集團借“一帶一路”開創“智慧光伏+科技農業”先河
2017-07-04 16:20:45
摘要:2017年7月1日,推廣綠證自愿認購暨首屆中國綠色電力高峰論壇在京隆重舉行。中利集團響應國家推進能源轉型升級號召,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借“一帶一路”戰略“走出去”。

能源新聞網訊 2017年7月1日,推廣綠證自愿認購暨首屆中國綠色電力高峰論壇在京隆重舉行。作為全球領先的光伏組件供應商、綠色能源應用先驅——中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利能源”)總裁婁力爭博士應邀出席了本次會議,并做關于《技術與應用模式創新助力綠色電力發展》的主旨演講。此間,中利集團響應國家推進能源轉型升級號召,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借“一帶一路”戰略“走出去”,創新精準扶貧模式,在業界首開“智慧光伏+科技農業”先河,為光伏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借鑒和思路。
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構建以太陽能發電、風電等為補充的多能互補體系是大勢所趨。在此背景下,中利集團秉承創新、責任、開放、綠色、高效的企業基因和可持續發展理念,不斷拓展光伏“N+1”模式的應用,積極結合配售一體的國家電力體制創新,發展多能互補、能源互聯網、合同能源管理、配售電服務,來帶動綠色電力生產和消費的均衡發展。
構筑光伏全產業鏈體系
中利集團(002309)成立于1988年,總部位于江蘇常熟,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中國企業500強之一、自主創新10強,是江蘇省民營企業納稅大戶(2016年國內納稅超10億),擁有9個國家級高新技術子公司,擁有1個院士工作站、2個博士工作站、光伏農業研究院、農業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國家級研發中心、國家級新能源電力檢測中心,申請專利230多項,擁有授權專利92項,其中境外專利1項,發明專利23項。旗下騰暉光伏技術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光伏組件供應商,一流的系統集成商和智慧能源開拓者。截止2016年光伏電站開發建設總量達4GW以上,規模、品質領跑全球;年產5GW光伏組件,是中國光伏“領跑者”一級認證企業,具有全球領先的技術裝備和研發能力,是國內光伏行業中唯一通過VDE生產全過程質量認證企業。騰暉光伏作為一個光伏全產業鏈的公司,不斷致力于光伏系統技術創新、全面提升系統能力的先進性,通過不斷的進行光伏應用模式創新,來提升綠色電力生產的綜合效益。
借力、助力“一帶一路”
在“一帶一路”能源合作領域開辟新藍海,中利集團憑借全球領先的研發、制造和全產業鏈供應優勢,取得的成就斐然。目前,中利集團已在12個國家布局投資項目,擁有超過3600名員工,項目儲備已超過10GW,實現了從“全球銷售”向“全球制造”和全球領先的太陽能綜合解決與智慧能源的引領者進行轉型和升級。
婁力爭博士表示,我們將快速形成全球化的解決方案能力,打造有核心競爭力的品牌優勢,推動光伏解決方案的應用與能源互聯網的發展,把握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戰略契機與國內外合作伙伴攜手推動綠色電力能源的全球化發展。
首創“智慧光伏+科技農業”
中利集團在國家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推動下,積極參與光伏扶貧工程相關的系列行動。3年來,中利在原有創新項目“智能光伏+科技農業”基礎上,按照分布式、標準化、品牌化、可復制的產業扶貧項目要求,不斷探索光伏扶貧項目的新模式,全新推出了“貧困村光伏農場”精準脫貧項目。
中利集團首創的“智慧光伏+科技農業”作為一個創新項目,榮獲2016年度“中國三農十大創新榜樣。該創新模式將先進技術和農業產業有機的結合起來,大幅提高了土地綜合利用率,填補“國內外空白”,在光伏綠色發電同時與農村能源綠色利用相結合,為綠色能源生產和消費深度結合開創了一條利國利民的好方式,值得大力推廣和應用,在這方面我們呼吁國家相關部委編制標準和啟動認證體系。
中利集團把“智能光伏+科技農業”作為一個創新項目,它的創新點在于把支架提升到跨度10米,支架高度提高到4米,滿足了農業機械化操作。將光伏的組件,單板安裝,不是雙板安裝,傾斜度滿足農作物陽光日照條件。道路、水渠、設備用房等設置在光伏組件下,提高了土地綜合利用效率。以100MW電站為例:普通電站需占地3000畝以上,該創新項目只需占地2000畝以內,節約了40%土地,且實現了光伏+機械化大農業的有機結合,能在基地項目上大幅節約使用土地。在結合‘智能光伏’云中心監控系統的基礎上,對農業進行自動分析:環境溫度、土壤、肥力等情況。在光伏支架上可以進行設置自動噴淋、噴灌、施肥,實現“智慧農業”。
光伏農場即可種植水稻、麥子、玉米等糧食,又可同時搞中草藥、油用牡丹、無土栽培、養豬、養、魚、家禽類、花卉、觀光旅游等特色種養殖。糧食平均畝產收益達到了3000元以上,特色種養殖平均畝產收益達到了8000元以上。
深入推進光伏扶貧工作
中利集團下一步將把“光伏+智慧農業”用于光伏扶貧項目中。婁力爭表示:“中利集團將設立100億扶貧基金,為村級的‘光伏農場’提供資金支持。在光伏農場的幫扶模式基礎上,延伸發展“村企合作制”農場,實現全村農田農場化種植發展。我們的宗旨是創新智能光伏+特色農業+觀光旅游+農民就業的疊加收益,切實可行讓貧困村農民實現25年穩定收益的精準脫貧。”
婁力爭博士預計,2017年全國村級光伏扶貧農場裝機容量可達1.5GW左右,預計新增發電15000萬KWH,并網后預計全年可實現碳減排量157萬噸。
中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利控股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負責全球光伏分布式,能源互聯網,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智慧運維,光伏扶貧、領跑者項目和前沿技術基地項目的開發與項目管理,光伏電站資產經營等業務。
創新技術和商業模式促綠色產業發展
中利集團產業集群多,電力消耗量大,可促進綠色電力消費;光伏電站規模大且持有量多,可積極參與綠證交易;技術與模式創新能力強,為未來降低綠證價格發揮積極作用。
中利集團通過“N+1光伏應用”對綠色電力的供應和消費貢獻力量。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中利新增光伏電站裝機容量962.73MW,2017年預計新增發電97819萬kWh,全年實現碳減排量97.53萬噸。
婁力爭博士認為,綠證認購將作為清潔能源補貼的有效補充、過渡,隨著社會全民對綠色電力生產消費地認知度逐步提高,我們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綠證將逐步替代清潔能源補貼。現在綠色消費市場才剛剛開始,中利集團作為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全球領先光伏企業率先購買綠證,并將在后續積極參與綠證交易,為促進綠電生產消費均衡發展貢獻力量。
“中利能源致力于成為全球領先的太陽能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和能源技術的開發、投資、運營企業,以技術和模式創新為清潔、安全、高效能源體系建設服務,‘’談到中利能源的發展愿景,婁力爭博士說。(能源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