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監局局長卜昌森:今年煤炭去產能任務更難
2017-03-07 15:33:16
摘要:山西煤監局局長卜昌森表示今后幾年,去產能將進入攻堅期,已沒有“軟柿子”可捏。我們面前有一大堆“硬核桃”需要盡早砸掉,要組織力量專門研究,出臺相應政策,搞好頂層設計。
中國電力報:2016年,我國煤炭去產能超過2.9億噸,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繼續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以上,目標值比去年實際完成值幾乎少了一半,今年的煤炭去產能工作是不是更容易一些?
卜昌森:并非如此。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今年能源行業發展的目標和任務時,特別提出深入推進改革,加快結構調整,敢于啃“硬骨頭”,努力在關鍵領域取得新進展。
可以說,去年全國煤炭去產能、控產量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但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呈現出一些“癥結”,如相關政策不明確,退出礦井股東權益保障困難;去產能煤礦資產和債務處置缺少可操作性的政策支持;企業歷史欠賬多,資金壓力大等問題。
以山西為例,去產能第一階段關閉退出的煤礦,基本都是處于“僵尸”狀態或比較容易退出的煤礦。相信其他省也存在這種情況。
今后幾年,去產能將進入攻堅期,已沒有“軟柿子”可捏。我們面前有一大堆“硬核桃”需要盡早砸掉,要組織力量專門研究,出臺相應政策,搞好頂層設計。要認真吸取資源整合造成大量歷史遺留問題的教訓,要用市場化、法治化的辦法和措施,盡可能解決處理歷史遺留問題,切忌再制造出新的矛盾和不安定因素。
中國電力報:改革走向縱深,難度再加大,那么如何確保實現今年煤炭去產能目標?
卜昌森:我認為,需要進一步在引導去產能煤礦退出、去產能煤礦資產與債務處置等方面明確政策措施。
引導去產能煤礦退出方面,充分考慮不同煤炭企業的區位、煤種、規模等因素,區分不同企業不同情況,制定有關淘汰破產政策,按“一企一策、新老接替、淘汰落后”原則,引導煤炭企業加快衰老礦井淘汰關閉進度,化解過剩產能;對去產能礦井轉產項目審批開通綠色通道,保障礦井接替、產能置換項目有序建設;研究制定股份制煤礦產能退出專項政策,厘清股份制煤礦股東責任義務,健全完善補償機制,維護股東合法權益;由政府收回去產能煤礦建設用地并退回土地出讓金。
在去產能煤礦資產與債務處置等方面,盡快修訂和完善《破產法》,通過兼并重組、債務重組、破產清算等渠道,依法依規處置好去產能煤礦涉及的資產債務問題;研究制定去產能煤礦資產與債務處置辦法,促進不良資產進行價值變現和價值提升,提高企業運行質量和效益。
中國電力報:如何在去產能的過程中,維護廣大煤炭職工的利益?
卜昌森:建議制定國有煤炭企業富余人員向民營煤礦轉移的支持政策,努力搭建服務外部市場的平臺,采取勞務輸出、技術服務、托管運營等模式,組團勞務輸出助員工再就業,不僅可解民企礦工素質低的困局,也可解決富余技術力量和人員再就業問題。對于民營企業,政府也應參照國企做法,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指導民營企業妥善處理關閉煤礦的職工問題,避免民營企業職工因政策標準差距過大引發矛盾。(《中國電力報》馬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