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東:電價市場化改革下需要把控煤電產能
2016-11-03 11:12:16
摘要: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規劃發展部副部長張衛東表示,在電價市場化改革的背景下,各方需控制住煤電新增的投資沖動,合理有效的控產能。

張衛東表示,我們講的是煤炭在產能,鋼鐵在去產能,但煤電現在做的更多的是控產能,如果能把現在新增這部分投資沖動合理有效控制住,我們會把煤電產業情況控制在比煤炭,甚至鋼鐵、有色會略好的一種狀態,不至于引發資產大量的呆壞帳,可能會好一點,但這個要看政府的措施力度,還要看我們行業對這個問題的認識。
以下為張衛東在“去產能促轉型”圓桌對話環節發言實錄:
【張衛東】:非常感謝會議的邀請。煤控項目,過去中電聯也曾經參與到這個項目研究,后來我個人作為專家一直跟蹤這個項目。電力是現在煤炭最大的消費下游用戶,所以說電力對于煤炭消費,對于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自然資源保護協會推動的煤控項目在中國,特別是在這兩年中國產業轉型,保護環境,控制污染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開了很多會。另外一個很好的成就,2003年還是2004年開展的這個項目,我們中國的煤炭消費總量2013年創了歷史高峰之后,2014年、2015年都是下降的,當然,這可能是一個巧合,但有的時候說明我們的思想意識,或者說我們的一些看似只是一種開開會,或者做一些論壇的行動,它對經濟發展和產業發展還是會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這是一些感想。
關于今天的題目,剛才袁家海老師已經對“十三五”電力發展,包括煤炭控制,做了很好的演講,我基本都同意這方面的觀點。中電聯最近在中國對電力,特別是煤炭發展方面,也一直持有和袁老師相同的觀點。從去年開始我們就推動政府要出臺一些控制煤電發展的政策,今年以來我們也很高興的看到電力主管部門連續印發了三四份文件,來化解煤炭的過剩情況。當然,如果說回溯這幾年,過去三四年的情況,我個人的感覺,政府可能還可以做的更好,不管怎么說,目前來看,亡羊補牢,也不能算太晚。所以我們現在看到面臨產能過剩的行業,從煤炭開始數起,然后是鋼鐵,這是已經產生了很嚴重的社會關注,甚至包括社會影響。但是電力還沒有到對社會產生影響,只是在我們行業內部,在政府主管部門已經開始關注。我再多講一些大家也許會知道這個行業,當然,袁老師也講了一些。
我們的煤炭產能問題,雖然我們講的是煤炭在產能,鋼鐵在去產能,但煤電現在做的更多的是控產能,如果能把現在新增這部分投資沖動合理有效控制住,我們會把煤電產業情況控制在比煤炭,甚至鋼鐵、有色會略好的一種狀態,不至于引發資產大量的呆壞帳,可能會好一點,但這個要看政府的措施力度,還要看我們行業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包括來推進這件事。這里幾個問題,我們煤電發電量也是從2013年封頂之后,煤電發電量2014年、2015年都是下降的,今年因為總的用電量增速相對比較快,所以煤電發電量接近0增長,或者正一點點,全年下來差不多。但是我們煤電產能每年在擴張,去年大概是5000萬,今年大數也會是5000萬,這個量是很高的。盡管現在還沒有產生很嚴重的情況,虧損,或者職工安置等等出問題。但是到了9月份,我們協會統計,大概占我們總的發電量50%五家最大的發電企業,他們煤電板塊利潤,總的利潤是負的2億元以上。從2012年開始,我們的煤電行業,因為2012年之前電價是受國家調控的,當時煤炭供不應求,煤價很高,2012年前一直虧損。2012年之后,煤價緩和,用電量增長比較快,出現了營利。這是四年多首次出現,其中三家虧損,兩家營利,總的是虧損的,10月份數據還沒有出來,我了解的比較嚴重,煤電領域主要的發電集團進入邊際虧損,當月都是虧損的,全年營利,8月份大概營利400億,照這個下去,全年最多營利300億。
這個問題的嚴重程度,如果說再往下推算,明年全年要陷入虧損,原因第一是產能過剩,產能過剩導致利用小時數下降,成本無法回收,每年五千億裝機也要好幾千億投資,每年有利息和運行成本,但發電量是零增長。第二個問題,市場化推動整個市場價格在下跌。所以說這兩個原因把今年的,包括煤價的上升,今年煤價屬于非正常上漲,這個問題我想一會兒再談談。所以現在的煤電情況,沒有很好的應對,可能明年或者后年就會像我們的煤炭行業一樣,也許像鋼鐵行業一樣,但是可喜的是,我們的政府,包括我們的行業已經在采取一些措施,剛才袁老師也都講到了。
我的展望,這個行業會進入一個冰凍期,不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領域的時期,但是我們如果做的好,會避免最壞情況出現。時間關系我就先說這么多,謝謝!(能源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