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國人大代表、中石化洛陽分公司總經理趙振輝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述:“推進成品油質量升級,是國家改善環境、治理霧霾等污染、促進綠色發展、增添民生福祉的重要舉措”。
新華網北京3月11日電(張世祥)“推進成品油質量升級,是國家改善環境、治理霧霾等污染、促進綠色發展、增添民生福祉的重要舉措”。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石化洛陽分公司總經理趙振輝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達了上述觀點。
據了解,中國石化等國有企業歷來高度重視成品油質量升級工作,堅持多措并舉、全力推進,有效確保了質量升級目標的順利實現,為減少機動車排放污染、提升大氣質量作出了應有貢獻,切實履行了社會責任。但由于監管缺失,許多社會經營單位存在不按要求同步推進質量升級、違規銷售非標準油品的亂象,不僅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還使成品油質量升級對大氣污染的治理作用大打折扣。在依法治國重大戰略部署全面推進的大背景下,市場監管力度亟待加強。
面對當前成品油市場存在的問題,趙振輝表示,隨著油品質量標準的提高,不同品質油品價差逐步加大。由于市場監管不到位,給社會經營單位非標準油品銷售和不規范經營提供了可乘之機,“劣幣驅逐良幣”問題十分突出,形成了“合規守法經營企業效益受損,不合規非法經營企業獲利”的市場亂象。
趙振輝分析稱,之所以有此亂象的產生,首先是市場監管不到位,油品質量升級存在倒退風險。2014年底,國家九部委聯合下發通知,明確要求2015年上半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車用燃油專項整治行動。但實質性開展此項工作的力度不夠,局部地區政府職能部門間互相推諉,執法檢查流于形式,對不按規定升級的地方煉廠和銷售非標油品的社會經營單位未采取有效措施。
其次,多種標準并存,油品市場經營混亂。根據國家質量標準規定,車用柴油適用于壓縮式柴油發動機汽車,但不包括GB19756中規定的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也未界定具體實施范圍。目前,市場上國Ⅴ車用柴油、國Ⅳ車用柴油、國Ⅲ普通柴油和輕質燃料油并存,且價差較大。資源的多樣性和消費者對柴油價格的敏感性直接導致客戶群體分化,為封閉升級區域內的社會經營單位違規銷售非標準油品提供了空間。同時,社會經營單位還紛紛通過低價傾銷的方式,爭奪客戶資源,搶占市場份額,致使中國石化等守法經營企業不僅未能實現優質油品的順價銷售,還導致了市場份額的丟失。
再次,封閉區域不平等競爭,市場份額丟失嚴重。在守法企業嚴格按照國家政策要求大力推進柴油質量升級的情況下,社會經營單位卻利用市場監管不到位的機會,大肆違規銷售非標準油品,從中獲利。初步統計,目前社會加油站車用柴油推廣比例不到30%,絕大部分以銷售國Ⅲ普通柴油為主,甚至銷售國Ⅱ普通柴油,銷售價格較國Ⅳ車用柴油低0.5-1.0元/升,致使兩大集團在封閉區域的柴油經營量、特別是零售量流失問題十分突出,平均降幅近20%。
總之,車用柴油質量升級過程中出現的市場監管缺失問題若得不到根本性解決,不僅直接影響兩大集團經營創效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還將影響國家推進成品油質量升級的步伐和依法治國重大戰略部署的全面推進。
針對上述市場存在的問題,趙振輝建議,首先,要加強市場監管,營造良好的市場經營環境。加快推進成品油質量升級是一項重要的國家專項行動。成品油質量升級工作政策性強、涉及范圍廣、需要協調的部門和環節多,國家強勢主導和各級政府強力推進是成功的關鍵。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能夠加強組織領導,盡快確定牽頭部門和主管單位,明確職責分工;盡快出臺有關管理條例和辦法,為市場監管和執法提供依據。為避免出現“一個市場、一類油品、兩個標準、兩種價格”的亂象,應明確全國范圍內所有加油站必須全部銷售車用柴油,禁止銷售非車用柴油;各級政府能夠全面、持久地開展專項檢查和市場監管工作,加大對違規銷售非標準油品、調和油等擾亂市場經營秩序單位的處罰力度,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經營環境,確保成品油質量升級目標的順利實現。
其次,要加大政策扶持,確保成品油質量升級項目快速推進。成品油質量升級項目政府報批流程長,加之重點關鍵設備訂貨周期長、投資額度大,企業資金十分緊張。為確保成品油質量升級步伐的順利推進,建議國家能夠加大對煉油企業成品油質量升級項目的政策扶持力度,出臺提高貸款貼息的金融政策,開辟環評、安評、節能、職業衛生等行政許可審批綠色通道,簡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為成品油質量升級項目加快推進、合規建設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