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寶:能源壓力制約我國汽車可持續發展
2016-11-25 15:13:14
摘要: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咨詢委主任張國寶3日在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表示,我國去年汽車產銷1800萬輛,位居世界第一位,每年因汽車增長而增加的石油消費達到3000萬噸。

張國寶說去年我國能源產量折合標準煤29.9億噸,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人均年消耗2.3噸標準煤。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也在逐年增加,去年已經達到55.2%,超過美國的53%。
據統計,2010年我國共消耗了4.4億噸石油,其中2億噸由國內生產,另外2.4億噸是從海外進口的。大量進口石油已經給國家能源安全帶來較大壓力。
張國寶說,汽車產業尋找石油以外的替代能源,關系到汽車產業能否持續生存發展。張國寶曾擔任國家發展改革委主管能源的副主任和首任國家能源局局長,他認為,作為清潔二次能源的電力來源非常廣泛,像化石能源、核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水能均可以比較容易地轉化為電能。一旦可以重復充電的電動汽車發展成熟,理論上車用能源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張國寶表示,電動汽車的關鍵是蓄電池的性能,要做到電力供電持續時間長,同時體積重量又要小。目前離實用化還有一定距離,技術開發還面臨很大難題。張國寶提出,公交車等行駛距離相對較短的交通工具,可以率先推廣電動汽車。
為期兩天的汽車國際論壇是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環保部、商務部支持下,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報社和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共同主辦的,已連續舉辦第七屆,被譽為中國汽車產業的達沃斯。
注:本文來源新華網,發布于2011年09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