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寶:東北建設“四基地一區”目標高、任務重
2016-11-25 14:57:42
摘要:2007年8月20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務院振興東北辦主任張國寶同志介紹東北地區振興規劃,并答記者問。振興東北網和新華網聯合直播。

2007年8月20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務院振興東北辦主任張國寶同志介紹東北地區振興規劃,并答記者問。振興東北網和新華網聯合直播。【國務院批復東北地區振興規劃】
振興規劃明確要將東北建設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區域
張國寶:目標比較高任務很重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據了解《規劃》在起草過程中,提到振興目標的時候,說到到“2020年中國經濟綜合發展水平居前列”,這次調整到“綜合經濟發展水平較高”,這點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
[國務院振興東北辦主任張國寶]在這次《振興規劃》當中明確要將東北建設成為綜合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重要經濟增長區域。這個目標對東北地區在全國建設小康社會當中所能發揮的作用,我認為定的目標還是比較高的,任務還是很重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區域經濟發展非常快,特別是大家所了解的,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東部地區的對外開放,以及后來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戰略,都使這些地區經濟增長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當然,東北地區由于它自己原有的基礎,以及它的自然條件、資源稟賦,它仍然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這次《規劃》當中,對東北經濟建設提出的這個要求和目標是非常高的,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將對全國經濟的發展做出較大的貢獻。另外,在這個《規劃》當中所提的目標,還提出要把東北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裝備制造業基地、國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的保障基地、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和農牧業生產基地、國家重要的技術研發與創新基地,這“四個基地”的提出我覺得目標也是很高的。詳細>>>
東北振興戰略獲重大進展發展趕上全國平均增速
張國寶介紹說,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明確了實施振興戰略的指導思想、方針任務和政策措施。三年多來,國務院有關部門和東北三省認真貫徹落實《若干意見》確定的方針政策,積極謀劃老工業基地振興工作。目前,《若干意見》確定的社會保障試點、增值稅轉型、豁免企業歷史欠稅、國有企業政策性破產、中央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廠辦大集體改革等各項政策已付諸實施。東北三省廣大干部群眾著力轉變思想觀念,加大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和開放步伐,扎實推進各項工作。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工作邁出了堅實步伐。
《規劃》是今后一個時期東北地區振興的指導性文件
張國寶在發布會上介紹說,近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振興東北辦組織編制的《東北地區振興規劃》,并對規劃的實施提出了明確要求。《東北地區振興規劃》是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和“十一五”規劃綱要精神,緊緊圍繞振興主題展開的跨省區規劃。《規劃》以解決振興面臨的主要問題為著眼點,重在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行為,進一步明確振興的總體思路、主要目標和發展任務,統籌協調區域發展重大問題,完善政策措施,是今后一個時期東北地區振興的指導性文件。編制并有效組織實施這一規劃,對于引領東北地區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軌道上實現振興,推動東北地區加快振興步伐具有重要意義。
規劃以“一條主線”、“六個加快”為核心
規劃以“一條主線”、“六個加快”為核心展開,即:以促進老工業基地振興為主線,加快改革開放步伐、加快結構調整與升級、加快區域合作進程、加快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加快發展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
內蒙古東部地區納入東北地區振興規劃

東北地區振興規劃是按照《若干意見》精神,緊緊圍繞振興主題展開的跨省區規劃。將內蒙古東部地區納入東北地區振興規劃,是本規劃值得關注的地方。東北三省和內蒙古東部地區經濟聯系緊密,基礎設施共用。《規劃》范圍包括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和錫林郭勒盟,土地面積14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2億。規劃以“十一五”時期為重點,重大問題展望到2020年。規劃共分九個部分,分別為:面臨的形勢、指導思想和振興目標、促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積極發展服務業、協調區域發展、提高支撐保障能力、增強發展活力和政策措施與實施機制。

2007年8月20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振興東北辦主任張國寶同志介紹東北地區振興規劃,并答記者問。圖為張國寶回答記者提問。(陳競超攝)
開展"誠信東北"活動不能說東北過去不誠信
[中央電視臺記者]您說的“誠信東北”在整體的振興東北的規劃當中,它的價值是什么?我們能不能這樣理解,在過去的公眾記憶當中,東北是不誠信的?
[張國寶]開展“誠信東北”的活動,不能說東北過去是不誠信的,我首先不同意這一點。在西方發達國家,現在都建立了比較完整的信用體系,我們不能說他們這些國家都是不信用的,這個道理是一樣的。相反,在我工作接觸當中,我認為東北人還是很誠實的,不是有個歌嘛,《東北人都是活雷鋒》,我看唱得很好。
[宋曉梧]首先我非常贊成國寶主任講的,不能說是東北人不講誠信,這樣一個結論恐怕值得商榷。但是東北地區之所以要重點抓誠信建設,確實跟它在誠信建設方面存在一些問題是有關的,我們是針對問題出發的。造成這樣的問題,有體制性的原因,東北地區國有企業過去占的比重比較高,政企不分,這樣的原因造成企業經營里非常復雜的情況。
張國寶:東北辦充當助推器作用振興東北不光靠錢
[中央電視臺記者]振興東北這樣一個整體規劃當中,振興東北辦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是更加注重國家政策的扶持、資金的支持,還是更加注重東北地區整體發展內在的需求和動力,并且在這個過程當中做好助推器的作用。
[張國寶]振興東北辦的任務,實際上在11號文件當中已經講得很清楚,振興東北不是主要靠有多少錢,也不是追求去搞幾個項目,而更多的要在思想解放、體制創新、機制創新上下工夫,依靠改革開放來獲得東北的振興。
東北辦當然當的是助推器。從我們這幾年的工作實踐來看,體制創新、機制創新、思想解放,絕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比如說,我剛才提到東北國有經濟比重比較高,這幾年以來,東北三個省都對原國有企業進行了股份制的改造,這個面還是比較廣的。像黑龍江省原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的面已經達到了95%,像吉林省和遼寧省都分別有3200多家原國有企業都進行了股份制改造。再比如說,針對東北地區非公經濟比起沿海來不夠發達的問題,我們也大力扶持非公有經濟的發展。詳細>>>
東北振興規劃十分重視保護東北黑土地和森林資源
[中國日報記者]現在在東北的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的情況下,怎么保證東北的耕地面積和森林覆蓋面積不減少反而增加?
[振興東北辦主任張國寶]東北是我國自然資源比較好的一個區域,是我們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重要的森林覆蓋區。而且,因為它有大片的森林,起到重要的生態屏障的作用。所以我們要十分重視保護好東北的黑土地和森林資源。如果你最近有機會去東北看一看的話,你會發現,東北振興這幾年來,不是鋪新攤子,占用很多土地建很多新項目,而重點放在原有老企業的改造上。國家已經注意到了,東北天然林資源的寶貴,所以已經出臺了有關政策,如“天保工程”,禁止砍伐天然林,削減了東北森工企業的林木砍伐指標。
我們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對原有靠木頭財政生活的地區,大力鼓勵他們開展林下產業,比如養蘑菇、木耳,還有貂等一些野生動物的養殖。東北的糧食生產在中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這三年當中,東北在全國糧食總產量的比重,從2004年的15.4%,提高到了2005年的16.4%,到2006年進一步提高了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6.5%。東北提供的商品糧占到全國商品糧的近1/3。
東北作為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我們將進一步發揮它在這方面的作用,不是通過開荒增加耕地面積,而是重點放在低產田的水利設施建設,改低產田為高產田。我們凡是最近去過東北的,看看東北蔥綠的大地,我想就應該對我們保護耕地和森林有信心。但是這個問題確實比較嚴峻,國家要采取切實的措施,也要大家加以重視才能達到這一目標。

2007年8月20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振興東北辦主任張國寶同志介紹東北地區振興規劃,并答記者問。圖為國務院振興東北辦副主任宋曉梧回答記者提問。(陳競超攝)
國家地方將建立完善區域協調交流機制推進規劃實施
[新京報記者]整個規劃實施有什么樣的考慮?
[國務院振興東北辦副主任宋曉梧]關于《規劃》的實施,在編制《規劃》過程中,國務院振興東北辦已經征求了國務院有關25個部門和三省一區地方政府的意見。《規劃》實際上是我們共同努力的一個結晶,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將會按照國務院關于《規劃》的批復精神開展工作。我想應該有以下幾項:首先,要突破行政區劃的界限,加強溝通、共同推進,建立和完善區域協調的交流機制。
其次,從部門的角度來說,要加強部門責任,根據《規劃》中所規定的一些目標,各個部門要實行監督和指導,完善和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和財政轉移的力度。第三,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和國務院振興東北辦要加大對《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根據《規劃》實施進展的情況變化,還要適時地調整規劃內容和實施步驟,并且按照國務院的批復,要組織開展《規劃》的中期評估工作。第四,地方政府要根據這個《規劃》進一步和本省已經制定的振興規劃相銜接,把任務落實到年度計劃中去。
東北有條件地區全面推行省直管縣目前正試點
在談到東北地區振興規劃中省直管縣問題時,宋曉梧說,這個問題在有些省現在還在做試點,全面的計劃目前還要通過試點逐步來探索。
東北振興關注跨省區水域治理松花江治理規劃制定
[新京報記者]水權的分配和轉讓上采取什么樣的方式來建立這樣一個制度,比如說松花江污染事件,哈爾濱向吉林提出要求補償?
[宋曉梧]對于水權的問題,大家都很清楚水的流域不是完全按照我們的行政區劃,流在哪兒就截止的,這個問題是要加大跨省區的協作和協調。在有些界河方面還要加大和俄羅斯、朝鮮等方面的合作。關于遼河和松花江的治理,跨省區的治理規劃,國務院已經批復了。舉一個例子,關于我國與俄羅斯跨界河的共同治理問題,我們最近也正在考慮和俄羅斯在邊境合作方面提出有關規劃。

2007年8月20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振興東北辦主任張國寶同志介紹東北地區振興規劃,并答記者問。圖為國務院振興東北辦副主任劉鐵男回答記者提問。(陳競超攝)
東北地區振興規劃強調以改革開放為動力突出六大特點
[中央電視臺記者]請問張主任,東北地區振興規劃最大的亮點是什么?我看到規劃中,內蒙古東部也涉入到規劃之中,這是出于什么考慮?有人說東北地區是繼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之后,我國經濟的第四極,您怎么看待這種說法?
[國務院振興東北辦副主任劉鐵男]《規劃》是在總結振興戰略實施三年經驗的基礎上,深刻分析和認真把握了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和國際化加快的新形勢,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振興主題而展開的。具體的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個是突出強調了以改革開放為動力,轉變發展觀念,增強發展活力。在過去的三年里,東北地區在機制、體制創新和觀念轉變方面應該說有了長足的進展,但是仍然是制約發展的主要障礙。振興規劃以增強發展活力為題目,對此進行了謀劃。比如說以改革、以開放為動力來促進振興,這是特點之一。
第二個特點,突出了振興的主題。首次提出了振興戰略的總體目標,勾畫了建設四個基地和一個保障區的設想,提出了努力將東北建設成為綜合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重要經濟增長區域的戰略目標。
第三個特點,將內蒙古東部納入到振興規劃。主要基于以下這幾點考慮,一是在歷史上內蒙古東部曾經劃歸為東三省管轄,從市場的概念來說,它是一個比較完整的板塊,經濟聯系密切。就電網來說,內蒙古東部電網本來就是東三省電網的一部分。三是蒙東地區是東北重要的生態防線。四是由于地理位置,蒙東地區與東北三省共同構成了東北地區向北開放的前沿。無論是蒙東地區還是東三省,大家都有共同的愿望,在規劃中進行統籌考慮。
第四個特點,將資源型城市轉型的任務納入到規劃。資源型城市實現經濟轉型應該說是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的重點和難點。規劃對此專門進行了考慮,特別是對于建立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和衰退產業援助機制方面,都有具體的規劃內容。
第五個特點,是遠近結合、虛實結合,注重務實。東北振興規劃應該說是在全國、東北亞乃至全球的經濟發展大格局中來進行謀劃的。既明確了東北振興的戰略目標,也具體提出了“十一五”期間的目標和任務。既有原則性的提法和要求,也有具體的任務重點和項目布局,其著眼點就是通過規劃,做到有針對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第六個特點,注重規劃理念的創新。加強教育和人才培養,擴大就業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促進重要資源合理利用,這既是振興的任務,也是振興的保障,互為因果。規劃將這些領域的內容以提高支撐保障能力為題目來進行展開,這樣顯得比較合理,既抓住了問題的實質,又使規劃的思路潔簡清晰。
注:本文來源振興東北網,發布于2007年8月20日
注:本文來源振興東北網,發布于2007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