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27日,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韓文科在2016年夏季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我國“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正在制定過程中,其重點是降低化石能源消費和能源的供給側改革。
6月27日,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韓文科在2016年夏季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我國“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正在制定過程中,不過大的框架基本遵循已經發布的“十三五”規劃、《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規劃(2014-2020)》等已有的關于能源發展戰略的文件。
據國家能源局網站發布的《2016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今年工作之一是發布實施“十三五” 能源發展規劃。
韓文科介紹,當前,世界能源消費處于轉折點,能源需求進入低增長,根據國際能源署統計,過去30-40年間,國際能源需求年均增速2%,今后幾十年約為1%。亞洲的能源需求盡管增長強勁,但是增速也在降低,一般是1%-2%,最多3%。并且,全球能源供應正在向綠色低碳轉型。
“中國政府已經注意到這些變化,‘十三五’能源規劃也要適應這個變化,‘十三五’規劃提出中國經濟增速要在6.5%-7%區間,那么中國可能要制定到2030年的能源戰略,以適應能源革命和世界能源發展趨勢。”韓文科表示。
韓文科認為,“十三五”能源規劃的重點之一是降低化石能源消費,特別是煤炭消費。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5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達到43億噸的標準煤,其中煤炭的消費量約占64%。根據已經發布的“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15%,天然氣比重力爭達到10%,煤炭消費比重控制在58%以內。
韓文科表示,事實上,中國煤炭消費3年前就開始降低,降低煤炭消費的工作10年前就開始了,比如推行節能減排、對單位GDP能耗的考核、調整產業結構等等,目前燃煤發電裝機量10億千瓦,“十三五”時期,其中一半以上要進行改造。“現在煤炭和治理空氣污染掛鉤。未來5年,大中城市煤炭消費比例降有很大幅度降低。”
要實現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天然氣比重10%、煤炭消費比重控制在58%以內的目標,國家能源局副局長王曉林此前在第二屆綠色經濟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會議上表示,一要增加天然氣的供給,二要繼續大力發展水電,特別是重點開發西南地區水電資源,積極有序推進大型水利基站建設。三要大家發展核電,四是要大力發展風電,鼓勵東中部和南部地區風電加快發展,打造九大現在風電研究基地,研究發展海上風電,力爭2020年風電裝機達到2.1億千瓦,五要大力發展太陽能,力爭2020年光復裝機達到1.1億千瓦,六要積極開放,利用生物質能,低碳能等新能源,2020年低碳利用率規模達到5千萬噸標準煤。
“‘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的另一個重點就是能源的供給側改革,要改革傳統的能源系統。”韓文科表示。
“過去能源系統以國企為主,政府計劃性指導性強,分布式能源發展滯后。現在,供需兩側都出現了新情況,大電網、智能終端、分布式能源等等,層出不窮,傳統供電企業和用戶都受到很大挑戰。‘十三五’時期要扭轉這個局面,要重構能源系統,采用更靈活的方式和提高效率。改進對能源系統的管制,采取促進企業活力和有利于綠色低碳轉型的政策,比如推廣碳交易市場等等。”韓文科表示。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此前曾表示,目前全國碳交易市場建設頂層設計正在抓緊進行,將覆蓋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航空八個重點行業,碳排放量占全國的碳排放量達到40%和50%,下一步將加快推動出臺碳排放權管理條例,及有關實施細則,強化全國碳排放法規的支撐;保證2017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運行。
王曉林稱,要達到“十三五”規劃目標,還需要積極培育新型能源消費業態,大力發展綠色交通,積極推進清潔能源汽車,全面推動充電汽車充電建設,積極推進新能源城市建設,實現綠色建筑行動計劃,加快綠色建筑建設和即有建筑改造,大力推廣節能電池,逐步減少陜煤和能源消費。
鑒于中國數個產煤大省對煤炭經濟的依賴,韓文科認為,脫煤是個過程,中國60%能源的靠煤炭,如果煤價太低,產煤大省就會發生經濟問題。“壓力和挑戰大,機遇也大,中國抓住未來5-10年構建新的能源系統,對中國和世界都是很大的貢獻。”(中國經營網 李艷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