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能源將迎新政加碼!
2017-02-10 17:12:57
摘要:微電網一方面可以滿足分布式電源“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工商和民用需求,另一方面可通過承納穩定性高的傳統電力來進行“削峰添谷”,彌補新能源發電的短板。

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實現能源轉型升級,加強微電網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別是在分布式能源成為未來發展側重點的情況下,同步加快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尤為緊迫。
一、分布式能源大有可為
按照國家勾勒的能源發展藍圖,分布式將是未來發展的重頭戲。
此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氣電裝機容量目標將由0.66億千瓦升至1.1億千瓦,預期年均增速為10.8%。《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則提出,“十三五”時期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氣消費比重力爭達到10%。
相關《規劃》還顯示,到2020年太陽能發展目標將達“110GW以上”,包括5GW太陽能熱、45GW地面型光伏、60GW分布式光伏。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為10.32GW。按未來4年60GW的目標測算,折合“十三五”期間的復合增長率將高達58.17%。
二、微電網為分布式保駕護航
在分布式能源發展的過程中,微電網的作用十分突出,它可以提高電力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促進清潔能源的接入和就地消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成為“互聯網+”智慧能源的重要支撐以及與大電網友好互動的技術手段。在推進分布式能源發展的同時,微電網建設運營管理規范化提上了議程。
按照《辦法》征求意見稿提案,國家能源局從定義與范圍、建設管理、并入電網管理、運行管理、試點示范、政策保障和監督管理等方面進行了統籌安排,以期通過系統化的管理方式來實現微電網的規范化發展。
1、微電網四大特征
《辦法》指出,微電網具備微型、清潔、自治和友好的四個特征。微型主要體現在電壓等級低,電壓等級一般在35kV及以下;系統規模小,系統容量不大于20MW,通常為兆瓦級及以下。電源以可再生能源為主,或以天然氣多聯供等能源綜合利用為目標的發電型式;并網型微電網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與最大負荷的比值在50%以上,或能源綜合利用效率在70%以上。 同時,微電網內部基本實現電力供需自平衡。并網型微電網與外部電網的年交換電量一般不超過年用電量的50%,獨立運行時能保障重要負荷在一段時間內連續供電;獨立型微電網應具有黑啟動能力。電網友好性強調并網型微電網與外部電網的交換功率和時段具有可控性,通過對電源、負荷和儲能系統的協同控制,實現與電網之間的功率交換。 2、規范式發展
《辦法》還要求電網企業應結合地區配電網規劃,做好微電網公平接入服務。在并入電網方面,《辦法》要求并網的微電網應符合國家及行業微電網技術標準,符合接入電網的安全標準。
在運行管理上,《辦法》提出,微電網項目運營主體要建立健全運行管理規章制度,保障項目安全可靠運行。 依據《國家電力示范項目管理辦法》(國能電力〔2016〕304號),積極推動典型示范,從微電網存在形式與功能出發,因地制宜探索各類分布式能源和智能電網技術應用,構建完善的技術標準體系,推動產學研結合,提升裝備制造能力,促進產業升級。
3、適用范圍
在城市、商業、工業、新型城鎮等地區鼓勵建設以風、光發電、燃氣三聯供系統為基礎的微電網,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在海島、綠洲等偏遠地區鼓勵因地制宜建設充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的微電網,促進獨立供電技術與經營模式創新。
4、政策和市場“雙驅”
《辦法》還提出完善的政策保障,以期借助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來培育和壯大市場。《辦法》顯示,微電網內部的分布式電源納入當年的建設規模指標,可執行現有分布式能源發電和可再生能源發電的補貼政策。通過城鎮電網建設改造、智能電網等現有專項建設基金專項,加大微電網建設的資金支持力度。 《辦法》強調,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調動社會資本參與微電網建設的積極性。鼓勵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以特許經營等方式開展微電網項目的建設和運營。
發展微電網的目的在于適應新能源、分布式電源和電動汽車等快速發展,滿足多元化接入需求。結合城市、工商業園區、新型城鎮、新農村以及海島、綠洲等發展需要,鼓勵利用當地資源,進行融合創新,培育能源生產和消費新業態。
三、加碼分布式
在我國推進能源替代、電力替代進程中,微電網在提高新能源消費比重中扮演重要的“中介”作用,也是帶動和盤活新能源發展的重要一環。微電網市場的規范化發展和壯大,是國家推進新能源發展的又一大舉措。
某電網人士表示,“微電網作為國家骨干電網的重要有益補充,是大電網、電力生產端與消費端的重要接口。建好微電網不僅用利于傳統電力的去產能,也有利于新能源發電的消納。”
“發展微電網對分布式能源而言是大利好。這項《辦法》一旦落實成文就是國家推進分布式能源發展的配套政策,成為構建多能互補體系的重要拼板之一,進而解決分布式能源的就近消納問題。”一位不愿具名的資深能源專家表示。
業內專家指出,波動性大、間歇性高、不適合長遠距離輸送等是分布式能源發展的一大瓶頸,微電網并網一方面可以滿足分布式電源“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工商和民用需求,另一方面可通過承納穩定性高的傳統電力來進行“削峰添谷”,彌補新能源發電的短板。(能源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