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煤炭行業仍深陷“寒冬”,由于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產能過剩嚴重,煤炭市場短期內很難有大的改觀,上市煤炭企業經營困難仍可能會加重。
截至4月7日,已有14家煤炭上市公司上交2015年“成績單”。在產能過剩、需求不振的大背景下,煤炭巨頭神華凈利潤連續三年下降,且今年降幅最高;中煤能源更是自2008年以來首次出現虧損。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煤炭行業仍深陷“寒冬”,由于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產能過剩嚴重,煤炭市場短期內很難有大的改觀,上市煤炭企業經營困難仍可能會加重。
中國神華:煤電業務量均下滑
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1770.69億元,同比下降30%;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1.44億元,同比下降56.9%。
點評:煤炭、發電、運輸業務量均有所下滑,僅煤化工業務量增長,發電、運輸成為主要盈利板塊。2015年,公司煤炭業務實現商品煤產量2.81億噸,同比下降8.4%;煤炭銷售量3.71億噸,同比下降17.9%。發電業務實現總發電量2258億千瓦時,同比下降3.7%;總售電量2105億千瓦時,同比下降3.6%。煤化工業務實現煤制聚乙烯產品銷售量31.92萬噸,同比增長20.2%,煤制聚丙烯產品銷售量31.29萬噸,同比增長16.7%。運輸業務實現自有鐵路運輸周轉量2001億噸公里,同比下降10.6%;港口下水煤量2.04億噸,同比下降13.6%;航運貨運量0.80億噸,同比下降9%;航運周轉量641億噸海里,同比下降11.2%。
中煤能源:煤化工投產貢獻利潤
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592.71億元,同比下降16.1%;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20億元,同比下降429%。
點評:煤炭板塊業績大幅下滑,為上市以來首度虧損,主要受煤炭價格持續下跌影響。全年自產煤綜合售價294 元/噸,同比下降73 元/噸;貿易煤綜合售價315 元/噸,同 、下降90 元/噸。2015 年,公司完成商品煤產量9547 萬噸,同比減少1637 萬噸。完成商品煤銷量13772 萬噸,同比減少12.2%。
煤化工產能放量,成為公司新盈利點。榆林烯烴項目、圖克化肥項目、蒙大甲醇項目的建成投產使得公司烯烴、尿素、甲醇等主要產品產能得到釋放,規模優勢初步顯現。2015 年全年煤化工板塊實現營業利潤12.48 億元,成為公司主營業務中唯一實現盈利的業務板塊。
兗州煤業:營業成本大幅下降
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約690.074億元,同比增加5.64%;歸屬股東凈利潤約為8.595億元,同比下降60.28%。
點評:煤炭銷售量價齊跌造成業績大幅下滑,因成本更大降幅保證盈利。2015 年公司煤炭平均售價376.84 元/噸,同比下降近100 元/噸,降幅20.77%。銷售煤炭8,724 萬噸,同比下降29.1%,其中外購煤銷量2707 萬噸,同比減少52.5%,減少最為明顯。但在煤炭業務營收大幅下降的同時,成本也大幅下滑,公司煤炭業務營收同比下降43.84%,而營業成本下降49.08%,毛利率提高7.42 個百分點,使得公司煤炭業務保持盈利。營業成本大幅下降主要得益于外購煤成本下降60.94%,而自產煤成本下降25.57%。
露天煤業:凈利潤降幅最小
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56億元,同比減少10.67%;歸屬上市公司利潤5.3億元,同比減少11.3%。值得注意的是,露天煤業凈利潤降幅顯著優于行業平均水平,其中煤炭業務貢獻利潤占比達54%。
點評:2015年煤炭產量4666萬噸,銷量4660萬噸,同比分別增加1.4%和1.3%,煤炭板塊累計實現凈利潤2.9億,同比下降18%。電力板塊運行良好,通遼霍林河坑口發電公司2×600MW 機組2015 年發電量達52.4 億千瓦時,同比-1.36%,電力貢獻凈利約2.45 億元(占比46%)。同時,積極拓展新能源業務,霍林河露天煤業20MWp 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2015 年內已全部并網發電,實現收益1115 萬元。
靖遠煤電:降本成效顯著
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26.47億元,同比降19.88%;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1.80億元,同比降45.83%。
點評:2015年靖遠煤電多渠道降低成本,噸煤完全成本下降44 元,公司原煤單位制造成本171.44 元/噸,同比降低19.59%,其中材料同比下降17.18%,職工薪酬同比下降18.20%;噸煤期間費用成本26.49 元/噸,同比下降32%,其中銷售費用6149 萬元,同比下降6.31%,管理費用2.1 億元,同比下降22.51%,財務費用1424 萬元,同比下降80.39%(主要是貸款總額和利率同比降低);綜上推算得知公司目前噸煤完全成本約198 元/噸,同比下降44元/噸,降幅18.18%,在行業中具有較為明顯的成本優勢。定增項目有序推進,公司2015 年初完成定向增發,募集資金34 億元,其中27.79億元用于白銀熱電聯產項目(2×350MW),6.22億元用于魏家地礦擴能改造項目(300 萬噸),截至報告期,前者完成投資進度55.22%并處于試運行階段,后者投資進度82.54%且已順利通過竣工驗收。
寶泰隆:聯營企業并表對利潤影響大
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15.25億元,同比下降19.7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為9117.62萬元,同比增長29.43%。
點評:受主要產品價格下跌影響,公司煤焦產品實現營業收入9.7 億元,同比減少14.79%,營業成本9.72 億元,同比減少11.84%,煤焦板塊毛利率-0.21%,同比減少3.35 個百分點。化工、電熱板塊主營業務表現亦不佳。受國際油價下跌影響,公司化工板塊的主要產品甲醇、洗油(石腦油組分、柴油組分)、瀝青調和組分等產品價格持續下滑,同時銷售量也有所萎縮,導致公司化工板塊營收3.58 億元,同比減少36.85%,營業成本1.56億元,同比減少21.96%,毛利率56.34%,同比減少8.33 個百分點。由于本期熱電產品價格下調,而生產成本基本變化不大,導致熱電產品的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減少10.98%至25.51%。聯營企業并表對本期利潤影響大報告期內公司增加對原聯營企業雙鴨山龍煤天泰煤化有限公司的投資,增資金額5286.72 萬元,增資后公司由原持股49%增加至51%。納入并表范圍后,原持有股權按照公允價值重新計量產生的利得14428.2 萬元,產生的溢價收益增加了本期的投資收益。
上海能源:煤電業務貢獻業績
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49.6億元,同比下降21.9%;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約為1141萬元,同比下降76.5%。
點評:2015 年公司煤炭業務凈利潤達到9348 萬元,同比僅下降36%,主要由于公司銷售結構的改變以及成本控制。非煤業務:電力方面,公司積極拓展地方用戶,發電量23 億度,同比增長3.3%,實現收入逾5.7 億元,收入占比達11.9%,同時毛利率仍高達41.3%,是公司盈利最好的業務,2015 年凈利潤達到1.74 億元(基本與14 年持平)。鋁業務方面,由于鋁產品市場低迷,公司該板塊虧損較嚴重,其中電解鋁和鋁加工分別虧損約1.2 億元和2.0 億元,但公司已于2015 年12 月公司將電解鋁業務即所持的大屯鋁業75%的股權轉讓給大屯煤電集團,調整產業布局,預計未來有望減虧。
陜西煤業:降本難抵煤價弱勢
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325.11億元,同比下降20.99%;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9.96億元,同比下降414.9%。
點評:2015年,面對嚴峻的形勢,雖然陜西煤業通過深挖潛力、提升管理、嚴控成本開支、調整優化結構等措施,最大限度減少虧損,但是噸煤成本的下降仍無法對沖噸煤售價降低的不利影響,經營業績持續下滑。
煤氣化:連續兩年虧損
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實現16.55億元,同比下降3.9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66億元,同比下降57.4%%。
點評:煤氣化主營業務以煤炭為主,由于井下地質條件較差,回收率持續走低,造成入洗原料煤的成本大幅增高。同時,融資租賃長期借款及債券投資,致使財務費用大增,本期發生財務費用5.2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幅80%。鑒于公司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虧損,根據有關規定,深圳證券交易所將對公司股票交易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退市風險警示起始日為2016年3月21日,公司股票簡稱將變更為“*ST煤氣”,股票日漲跌幅限制將變更為5%。
恒源煤電:凈利潤下降最多
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39.66億元,同比下滑38.46%,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3.83億元,同比下降8982.73%%。
點評:煤炭產銷同比下滑,四季度銷量環比下滑。2015 年公司原煤產量1429.64 萬噸,同比下降0.79%。四季度公司產銷分別為313.59、185.81 萬噸,環比分別下滑16.79%、45.23%。行業需求負增長對公司產銷造成較大影響。期間費用同比上升,財務費用增幅較大。2015 年公司期間費用合計8.82 億元,同比上升3.27%,其中銷售及管理費用同比分別下降10.34%、1.51%,財務費用同比增加0.46 億元,增幅36.46%,主要是借款增加后利息支出同比增加所致。四季度期間費用環比下降30.29%,其中管理費用降幅較大。
*ST安泰:資產置換助扭虧為盈
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23.70億元,同比減少29.40%;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89.92萬元,上年同期虧損6.8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點評:*ST安泰與新泰鋼鐵實施重大資產置換,公司將其持有的安泰冶煉51%股權作為置出資產,與新泰鋼鐵持有的安泰型鋼100%股權進行置換。截至2015年10月底,本次重大資產置換的置入、置出資產已完成交割。通過本次重組,公司不僅置出虧損較大的安泰冶煉業務,且注入產品具有較為廣闊應用空間的安泰型鋼資產。安泰型鋼成為公司全資子公司和主要業務平臺,短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情況將得到改善;長期來看,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持續經營能力預計將得到增強。
開灤股份:降本助四季度環比減虧
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104.2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7.1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4.17億元,同比減少521.66%。
點評:精煤產銷同比上升,焦炭產銷同比下降。2015 年公司原煤產量847.29萬噸,同比上升0.65%。精煤產銷324.88、205.33 萬噸,同比分別上升1.93%、3.98%。焦炭產銷量為746.76、745.34 萬噸,同比分別下降0.79%、0.77%。甲醇產銷量為24.36、24.14 萬噸,同比分別下降6.99%、2.15%。純苯產銷量為19.72、12.07 萬噸,同比分別下降12.39%、42.17%。2015 年全年煤化工業務毛利率同比下滑5.40 個百分點,主要源于甲醇、純苯價格同比下跌。
費用控制得力,管理費用降幅較大。2015 年公司期間費用合計11.33億元,同比下降19.35%。銷售、管理及財務費用同比分下降9.83%、27.71%、7.19%。四季度成本及費用控制得力,環比減虧1.68 億元。
百花村:主業單一抗風險能力差
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8.09億元,同比下降27.04%;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06億元,同比減少73.78%。
點評:公司主業較為單一,抵御系統性風險的能力不足,使得公司在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主營業務所處行業不景氣時受市場因素影響較大,業績大幅下滑。部分主業項目建成投產后未能達產達效,影響公司的整體經營業績;整體上運營資金短缺,流動資金周轉壓力較大。
山西焦化:受行業影響最大
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33.66億元,較上年同期減32.2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3億元,同比下降4299.89%。
點評:焦炭行業產能過剩情況嚴重,焦炭市場受到鋼廠較嚴重的打壓,國內焦炭價格屢破新低。焦炭下游化工產品價格下跌明顯,焦化行業利潤受到嚴重擠壓,產業虧損面加劇是公司業績不佳的主要原因。報告期內,由于煉焦裝置降負荷,焦爐煤氣不足,甲醇裝置單系統生產;設備檢修等原因導致系統不能滿負荷穩定運行,所以導致甲醇產量過低。(《中國能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