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鋰資源投資熱潮再起。26日晚間公告顯示,又有兩家A股巨頭加碼鹽湖鋰資源的開發。
鋰資源投資熱潮再起。26日晚間公告顯示,又有兩家A股巨頭加碼鹽湖鋰資源的開發。 鹽湖股份26日晚間公告,擬投資新建4萬噸/年基礎鋰鹽一體化項目,包含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2萬噸氯化鋰,項目總投資約70.8億元。 其中,鹽湖股份本次擴產完成后,僅碳酸鋰一項,總產能較公司目前產能(3萬噸)增幅便近70%,較去年產能(2.27萬噸)更是近乎翻倍。此外,公司表示,該項目所在的察爾汗鹽湖擁有豐富的氯化鋰資源,資源儲量大。 久吾高科26日公告,已與紫金礦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后者擬收購或已收購的鋰鹽湖資源項目,提供鋰吸附材料開發、提鋰工藝開發、全流程實驗驗證、規劃建議、工藝包設計等技術支持;同時,為紫金礦業的鋰資源深加工項目,提供技術咨詢、鈉吸附材料開發、金屬鋰電解和雙極膜電解技術開發等技術支持。 鹽湖股份與紫金礦業,都稱得上是各自領域內的巨頭。如今它們雙雙瞄準鹽湖,緊鑼密鼓再度加碼,在這背后,鋰資源稀缺性已成行業共識——鋰價居高不下的同時,鋰礦拍賣價格甚至再創新高。 鋰價方面,自4月較50萬元/噸的高點回調后,如今鋰價已橫盤多時。亞洲金屬網25日報價顯示,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均價45.85 萬元/噸,還較前一日交易價格小幅上漲1000元/噸。 針對當前橫盤原因,鑫欏咨詢研究員張金惠認為,主要原因為“鋰電市場需求沒有上來”,但鋰鹽價格有成本支撐,因此維持橫盤狀態。華寶證券預計,隨著6月新能源車市回暖,鋰價有望繼續高位震蕩上行。 “成本支撐”來自何處?自然離不開不斷攀高的鋰礦價格。 24日,PLS鋰精礦年內第二次拍賣落槌,拍賣價格再創新高,達5955美元噸,共計5000噸(± 10%),5.5%品位基準。據多家機構測算,本次價格對應鋰鹽成本站上40萬大關,鋰鹽利潤再次被壓縮。 需求端來說,疫情影響逐步減弱,復工復產有序推進,這也成為多家機構分析師看好鋰鹽需求上行的一大關鍵因素。因此前疫情打斷正常排產及原材料采購備貨,目前,正極材料廠商及動力電池廠商維持著鋰鹽原料的低庫存。 上述多方面共同作用,一定程度上驅動著鋰鹽廠商提高自給率。鋰鹽企業在積極擴產的同時,通過自行投資、增資、收購、長單鎖定等方式入局上游,鎖定原材料,保障長期安全穩定供應。 英大證券也指出,在鋰鹽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鹽湖提鋰技術的發展將得到重點開發,迎來發展的機遇期,同時帶動我國鋰資源供給格局轉變。 目前,目前我國鹽湖提鋰主流技術主要有三種,分別為吸附法、膜法和萃取法。財信證券指出,短期來看,在沒有某一種方法實現大技術突破之前,三種方法將呈現“三法鼎立”格局。 A股公司中: 藍曉科技吸附+膜法工藝在鹽湖提鋰領域具備極大收率及效率,幾乎已做到鹽湖提鋰吸附法項目全覆蓋; 倍杰特已布局鹽湖提鋰業務,承接東華科技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合同價值2.73億元; 文初提及的久吾高科也已與西藏珠峰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向后者提供吸附耦合膜法吸附鹵水提鋰技術,并現場建成中試車間進行測試,提鋰回收率有望達88%; 三達膜此前在投資互動平臺表示,全資子公司中標五礦鹽湖富鋰鹵水深度除鎂項目,合同金額為 700萬-800萬元之間; 新化股份則主要布局萃取法。(科創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