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羽羽:綠色能源資產價值鏈的數字化重構、探索和前進
2019-12-09 15:46:58
摘要: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朱羽羽女士在“能源互聯網創新與產業新業態”分論壇上作了《綠色能源資產價值鏈的數字化重構、探索和前進》主題演講。

以下為朱羽羽演講文字實錄:
朱羽羽:各位領導、嘉賓,下午好!
我重新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來自于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數據業務處處長,今天謹代表我們中心給大家做有關于能源創新、能源轉型大課題下的一些工作成果分享以及一些展望。
剛才我們的楊校長跟大家說人才很重要,我們的湯院士說電網非常重要,接著何老師也說通信很重要,接下來我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有個東西也很重要,今天我要講的這個主題叫做“綠色能源資產價值鏈的數字化重構、探索和前進”。
首先,跟大家介紹一下,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的定位是什么?我們是2013年,國家能源局授權成立信息管理中心,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建設和管理,我們日常為政府加強可再生能源的管理提供基礎數據和信息的支持,為可再生能源投資企業、電網企業、設備制造企業及氣象設計和可研的單位提供技術服務。我們可以看到左邊這幅圖,日常的國家能源局是給我們做管理監督的工作,我們也配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安全局做各種信息數據服務,他們給我們做工作指導,我們跟國家電網企業做大量的業務協作。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既然是管理信息,我們有一定的方法,建立了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管理平臺,跟泛在物聯網有一個泛在的概念在里面,我們也存在于新能源領域的各個環節,我們可以看到,通過這個網站采集全國所有的需要拿補貼可再生能源項目的信息,然后它覆蓋的這個行業范圍包括水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發電等等。中心的職能通過數據的采集履行全國可再生能源信息統計監測的職能,為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開展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目錄提供技術支持。另外,我們還建設運行我國的綠色電力證書和自愿認購交易平臺,為新能源價格和規模的管理以及行業相關的政策制定提供技術支持。
說到水電水利規劃總院,我用兩個比較關鍵的點跟大家說明白,第一,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中心的建設以及管理單位,但更重要的是它在可再生能源領域進行行業的信息化管理,它建立這個體系其實水電總院是一個發源地,總院在2003年跟2005年第一個發展階段,我們就建立了中國的風電廠工程數據庫。其次,我們對外也發布了中國風力發電的工程信息網。在第二個階段,我們已經可以將風電產業的年度信息做統計報告,包括將信息已經納入到了官方行業的管理體系里面。在第三個階段,也就是2009年到2011年之間,國家風電信息管理中心正式成立,風電信息通過網上上報的系統提供。我們也把太陽能發電的信息納入到了行業管理的體系當中。到了第四個階段,已經可以為全國可再生能源的電價附加做非常詳細的信息管理工作了。到2013年至今,我們正式組建了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
接下來是跟大家介紹的第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叫“綠證”,什么是綠證呢?在2017年1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共同聯合發布了一個文件,誕生了一個能夠囊括所有可再生能源風電和光伏項目信息的綠色電力消費的憑證,它是我們全國唯一一個綠色電力消費的憑證,這個憑證怎么來的?首先有第一個平臺,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平臺,采集了很多信息數據,在這個基礎上建立了綠證的交易網,也就是自愿認購的交易平臺。風電和光伏項目的業主他們需要通過在我們的第一個平臺上簽署承諾書,填報相關的項目運行信息,我們核準了以后,它可以登錄到我們綠證認購的平臺上去做綠證權屬的資格登記,進行綠證的核發,并在網上掛牌可以進行交易。
下面這幅圖是綠證認購平臺上生產出來的一個綠證的產品樣式,但綠證真正是長什么樣呢?就是下面最左邊的這一張圖,這是我們官方的代表了綠色電力消費唯一憑證證書的官方樣式。每一張證書它代表了一千度綠電,是風電以及光伏項目生產的這個電力,在這個證書上,其實它囊括了很多現在需要規范的項目信息以及企業或者是個人的信息。
我跟大家詳細地說一下,在這個證書的最上面,我們已經有了每一個證書唯一的編號。第二個,我們有買方信息,買方信息是通過登錄到網站上就必須簽署的承諾書里面包括的企業信息,有營業執照、組織機構的代碼、稅務登記證明和企業法人或者代理人身份證掃描件,個人的身份證號以及聯系方式。這個購買的買方信息登錄了以后,他要買哪一個項目的哪一期發的電所生成的綠證件,有購買來源的信息說明,首先項目的企業方是誰、賣方也簽署了承諾書以及銀行收款賬戶信息以及與銀聯公司簽署的分賬承諾書,所有信息已經在官方網站說的很明白了,他需要登錄這個網站提供這些信息才能產生綠證。另外,在這個綠證上還可以了解到,這個項目當期發電的電量信息,你購買這張綠證交易的購買金額和到底購買了多少張綠證。每一張綠證里面通過碳排放以及減碳的信息換算公式,我們其實也抓取了這一筆綠證交易所體現的減排特征數據。我們也在綠證上體現了購買的時間和中心主任的簽名,代表了我們中心主任已經確認過這些所有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和完整性。
還有防偽的二維碼,我們認為在雙平臺運作之下,以及包括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在這個行業的所處的定位,我們認為我們為新能源資產數據數字化已經做了一個非常好的憑證雛形。為什么這么說呢?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最重要的一個賣點就是這個,新能源發展到今天,剛剛各位老師和嘉賓們都提到了存量的項目有一些,而且未來發展的空間比較大,當這些資產在我們的市場上進行運行以及包括新增的項目即將上馬的情況下,我們不免會考慮一個問題,這些資產是否從一個重型資產項目變成可流動性、可分割的,具備了可交易以及可以讓我們的行業更多元化發展的一個發展方向或者是潮流?我們底層有一批各種各樣的資產本體,也就是這些新能源的項目,包括集中式的、分散式的風力發電項目以及集中分布的太陽能發電項目,包括水電和其他。
如果它們要達到一定的流動性,我們也會自然而然的去想象,這個流動性提供的場所是在哪兒,比如說,我們經常能聽到的綠色能源的資產交易平臺,還有官方交易平臺、非官方的,有線上、線下的,也有一些非綠色能源資產交易平臺,比如說國有資產交易的平臺,我們也在上面登記做資產的流轉,它也有官方、非官方,多數都是官方的,還有線上、線下的。還有一些所謂的綠色能源數據資產的交易平臺,基本上是官方的,在香港或者是線上的一些交易平臺,包括互聯網金融的概念。這些所有提供流動性的所,它真正的要讓我們的資產流動起來可分割,它中間缺少了很大的專業知識和橋梁,這個問號到底是什么呢?我認為現在來看,這個問號應該就是數據,它需要大量的數據,數據里面又代表了什么呢?我簡單挑了幾個關鍵詞,比如說數據標準,我們為什么需要數據標準?因為我們需要有標準的數據來告訴大家,這個資產的優良程度,它的資產定性以及企業的資格,我們需要公證的數據、真實的數據、完整的數據,如果涉及到數據接口需要規范的接口,如果涉及到數據分析,我們了解如何從關系型數據庫轉向實際型的數據分析所在的數據是否達到滿足分析或者是憑證化的需求,數據本身囊括的內容非常豐富。站在未來城角度去想,今天的數據和明天的數據也不是一碼事了,我們要讓整個新能源的產業從今天開始達到更高的流動性,去迎接未來的話,我們要做什么呢?還有什么要做的?
其實綠證從資產數字化作為雛形定位來說囊括了一些東西,在原來大籃子里面標紅色的綠證是可以提供的,綠證提供的是標準的數據,第二,它是公證和真實的,另外它提供了很重要的信息關系。舉個例子,有一些項目主體在過去運行年份當中會轉手股權出現了變化,我們是可以跟蹤這種變化的,所以說這個信息的關系確認是非常重要。綠證里面還體現了項目運行的基本情況,它的價格,更重要的是它的價值,因為它信息的價值通過處理規范化了以后,提到了增值,而且底層有一個強大的數據庫實時進行運維、補充和清洗、轉制,讓數據價值不斷的上升。
如果看到未來的話,綠證還有很多解決不了的問題,這是回答為什么?其中一個回答不了的問題,就是我們對本體資產,通過憑證化或者數字化過程中省略了真正的應用場景以及它分析的難題。這個框框里面代表的是一個風廠,看不到風機,那是因為它已經被數字化了,里面每一個方格代表的是這個風廠里面的其中一臺風機在過去3個月、90天里面每天7秒鐘采集發電量數據累計數,而且您看到顏色不一樣,是因為它做了一個發電量標準化的處理,也就是說,左上方是好的,下下方是不好的,把它可視化,都列出來。如果那100臺風機橫向持續性來看的話,每一臺風機90天發電量分散程度是不一樣的,從資產做交易的時候一定會對資產所面臨未來現金流產生的風險程度做評估,這個風險的評估其中有一個非常核心的指標,那就是你生產效益的離散度。
簡單來說,有那么幾天,如果它的發電量在這個資產里面體現的分散度非常高的情況下,我不確定它能發電到一個平均值的不可靠或者未知程度是相當高的。當我們把這個風險列出來,我們還要做資產證券化,把現金流切割做各種資產組合的時候,進行風險切割以及平移,以及我們做資產組合非常重要的一步。我們可以想象,從分析一個風電廠開始,它的運行效果到對風險的評估以及風險的組合,這些所有的信息難道都可以用一張綠證或者一個憑證來記載嗎?這個可能性就比較低了。所以說也許這種方法,信息化怎么用信息化?我們用一個代碼來表示這個資產的情況,這就是我們提到的一個哈希值(音),對信息的標準化已經提前做了預處理,它需要很多在每一個節點上信息的加載,每一個信息的加載代表了這一串碼里面的某一個字母或者是數字發生了變化。難道這樣就夠了嗎?有哈希值就夠了嗎?我們再看一下,所謂的區塊鏈的概念,我們對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必須在不同的節點上、不同的主體給它賦能。
我們回到資產本體,怎么提高流動性的這一幅圖,你可以看到中間的那個數據已經不是數據本身了,這個數據變成了多元的主體,從左到右,包括政府、金融機構、評級機構、個人、數據供應商和互聯網企業,這些所有的主體在信息維護的系統里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它在不同的應用場景里面,還有不同的算法和模型,為中間那一層的數據提供了很多價值的增值。通過綠證,我們為項目確認了它信息的標準化,確認了它的資格,但是并沒有為資產的增值以及未來資產的分配和劃撥提供任何的增值作用。如果說我們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第三方的公證機構,我們需要向法院,需要向政府和其他的評級機構給予這個資產更多的價值的增值和風險的增信。所以說數字化的生態,其實包括了很多,包括了數據、通信、電網和各種各樣在這個生態下的售電公司、企業,出每一份力,讓綠色資產真正能夠在一個非常綜合的交易平臺上去實現和提高它的流動性。但如果我們有了這些數據以及憑證,難道這個生態自然而然就已經產生了嗎?我認為,還需要很多的努力,至少今天站在能源谷要推廣以及馬上要成立很好的綜合園區,我們去打造這個生態,給了很多線上的數據以及線上的生態一個落地的點。
我今天非常榮幸參會,匯報到這兒,謝謝董區長。謝謝!
注:本文系能源新聞網整理自朱羽羽在2019年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上演講文字實錄,未經本人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