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明確提到要規范地方招商引資行為。眾所周知,最近幾年,光伏行業一直是地方招商引資的寵兒。在這種背景
在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明確提到要規范地方招商引資行為。
眾所周知,最近幾年,光伏行業一直是地方招商引資的“寵兒”。
在這種背景下,電易匯也對主要的光伏企業近三年(2022—2024年)獲得的政府補助做了一個簡單的統計。
根據電易匯所掌握的資料,此次有針對性的將22家光伏制造業企業納入了統計范圍,既包括老牌的光伏企業,也包括“跨界”企業。
統計顯示,上述企業近三年獲得的總的政府補助金額達到了170億元,且呈現逐年遞增趨勢。其中,2024年獲得的政府補助達到了70億元,同比增長21.53%。
不過,具體到企業,也呈現出冷熱不均的情況。
進一步來看,晶科能源以51.38億元的補貼金額當仁不讓的居第一位,并呈現出“一家獨大”的勢頭,占了整體金額的3成。
分年限來看,晶科能源獲得的補助也呈逐年增加趨勢。其中,2024年獲得的金額達到了24.77億元。
簡單來看,正是有了上述補貼,晶科能源在2024年,歸母凈利潤勉強實現盈利,為9900萬元。
不過,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則出現了9.32億元的虧損。
其次,則為TCL中環。
就金額來看,該公司獲得的補助為21.35億元,雖然位居第二,但較晶科能源的50億元還是不能同日而言,僅為后者的4成。
而從各年獲得的金額來看,TCL中環在2023年獲得的金額最高,但在2024年則略有下降。
在TCL中環之外,補助金額超過10億元的還有4家企業,分別為愛旭股份、隆基綠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與其他主流企業相比,阿特斯、通威股份獲得的補助金額相對較少,僅為7億元左右,還要略低于東方日升。
整體來看,盡管涉及新增投資,但“跨界”光伏企業并不是補助的主角。
在上述企業,金額約在5000萬元的僅有三家企業,分別為中科云網、星帥爾、明牌珠寶。
其次則為異質結電池企業璉升科技,金額也僅為2900萬元。
而同為異質結的金剛光伏,其獲得的補助金額僅為400萬元。
與之類似,TOPCon電池企業賽福天、棒杰股份獲得的補貼金額分別為1800萬元、1500萬元。
不過,在決策層明確提出要規范地方招商引資行為后,將對光伏企業的新項目以及已有的項目的投資,產生何種影響,可能還需要更多信息予以確認。
而如果從另外一個視角,即最近一年,也就是2024年的補貼金額來看,對許多企業的盈利包括現金流,可能產生不利影響,尤其是對那些收到的補貼金額較大的企業。
就數據來看,2024年,收到補貼金額最大的仍為晶科能源,高達24.77億元。
其次則為愛旭股份、TCL中環、鈞達股份,金額均在5億元之上。
與之相比,隆基綠能、天合光能的金額在4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