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能沖刺科創板,風電補貼收緊后面臨業績下滑50%風險?
2021-04-21 18:02:54
摘要:近期,三一重能在上交所科創板遞交了招股書。
近期,三一重能在上交所科創板遞交了招股書。這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和三一重工的董事長梁穩根是同一人,它的目標是打算成為風電領域的“三一重工”。得益于此前的風電搶裝潮,三一重能在2019年的凈利潤“扭虧為盈”。同時,2020年前三季度,此前搶裝潮的項目入市且營收并表,三一重能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大幅增加。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自2021年開始,新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全面實現平價上網,國家不再補貼,這對于風電行業而言是較大的壓力。那么,搶裝潮過后、補貼收緊,三一重能的業績增長是否還有支撐力?
科創板上市已受理
3月29日, 三一重能科創板上市的狀態更新,目前已經受理。三一重能的主營業務是風電機組的研發、制造與銷售,風電場設計建設、運營管理以及光伏電站運營管理業務。天眼查顯示,三一重能的實際控制人為梁穩根,其是三一重工的主要創始人,現任三一重工的董事長。
可以說,三一重能此次沖刺科創板上市也是頭頂著三一重工的“光環”。此次IPO,三一重能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32950萬股。
招股書顯示,三一重能最主要的營收來源于風機及配件收入。在 2020年前三季度,這部分營收的占比達到了94.85%。此外,發電收入和風電建設服務的營收分別占比4.09%和1.06%。
和三一重工不同,三一重能此前一直未能進入風電行業中的頭部梯隊。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電專業委員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2019年三一重能風機銷售業務對應新增裝機容量分別為42.0萬kW、25.4萬kW、70.4萬kW,市場所占份額分別為2.1%、1.2%、2.6%,排名分別為第11、14、10位。
2020年,三一重能的市場占比出現了大幅增加。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三一重能風機裝機容量為3.71GW,在國內排名第7位。其中,陸上風電裝機容量排名全國第6位。
受益于搶裝潮
招股書顯示,2018年度三一重能的營業收入為10.35億元。2019年度增長至14.81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就達到了50.36億元。相比較2019年度而言,這個數值翻了3倍有余。
得益于營業收入的大幅增長,2020年前三季度,三一重能的凈利潤也從2019年的1.26億元增加至了6.77億元。而在2018年,三一重能的凈利潤還呈現虧損的狀態,全年虧損超過3億元。
可見,三一重能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從2019年度開始轉好,在2020年前三季度出現了大幅的增長。究其原因,三一重能抓住了“搶裝潮”這一機遇。風電行業的發展格局和增長速度受國家政策的影響較大。近年來,國家在政策層面鼓勵和支持風電行業的發展,對于上網電價進行保護和補貼,稅收方面也有優惠。
不過,自2021年開始,新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全面實現平價上網,國家不再補貼。海上風電方面,新政策將海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改為指導價,新核準的海上風電項目全部通過競爭方式確定上網電價。
在2018年和2019年,風電企業為了仍然享受國家政策補貼的紅利,開始大規模進行陸上風電項目的建設并積極完成并網,搶裝潮也因此出現。大量項目入市之后,三一重能的營業收入和市場占比都出現了高幅增長,凈利潤也“由負轉正”。
補貼收緊或對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對于風電行業而言,政策方面的補貼格外重要。陸上風電的補貼逐步取消之后,成本會出現增加。同時,國家對風電指導價標準進行了下調。數據顯示,2020年I——IV類資源區符合規劃、納入財政補貼年度規模管理的新核準陸上風電指導價分別降低至每千瓦時0.29元、0.34元、0.38元、0.47元。以此標準來看,部分資源區的風電指導價已經逼近甚至低于火電上網電價。
三一重能方面亦預料了補貼收緊帶來的相關風險,表示從短期來看,隨著風電補貼政策的退出以及行業競爭的進一步加劇,公司業績存在上市當年下滑50%的風險。
針對未來的發展策略,三一重能方面表示,公司致力于發展清潔能源裝備,以數字化為重要生產力,持續推進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力爭成為新能源行業的“中國第一、世界品牌”,成為風電領域的三一重工。
不過,從財務狀態來看,由于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2019年才有了好轉,三一重能的財務壓力仍大。招股書顯示,若成功發行,三一重能擬用募集資金的10億元用來補充流動資金。這個數值遠高于三一重能擬在風電項目、市場工藝技術研發項目、生產線改造升級項目方面的投入。針對上述問題,《華夏時報》記者向三一重能方面致電采訪并同步發去了采訪提綱,但截至發稿,仍未獲得回復,后續,記者會持續跟蹤三一重能的動態。(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