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正榮:未來20-30年 50-60%的能源或來自光伏發電
2017-11-03 20:57:29
摘要:施正榮表示,在今后的20-30年時間,有50-60%的能源將來自于光伏發電,如果我們成本下降的速度更快,比如在目前成本基礎上再能下降1倍,甚至4倍。

以下為施正榮發言文字實錄:
施正榮:非常感謝,感謝雙權剛剛的介紹,聽了他剛剛講的話,我心里又感嘆又欣慰,欣慰我們感覺不知不覺我們都變老了,所以這個接力棒已經傳到年輕人手里,所以我們有點時間,稍許享受一下人生的快樂,身體健康吧。
今天非常高興,脫口秀我想隨著年紀越來越年長,有時候講講就不知道下面怎么講了,還是搞個提綱,萬一要是忘了,提綱還是幫著提醒一下。
中午吃飯我和瞿曉鏵聊,記得我們相聚黃山到明年已經20年了,當年我們參加第五屆中國光伏產業學會,就在黃山。再來看看當今的情況,讓我們確實感到光伏產業誰翻天覆地的變化。真正是從實驗室,從理想走向現實的這么一個過程。
我想用十九大期間的郵票來說明一下我們這個產業的發展。這張是代表我們中國名片的一張郵票,中間有火箭上天、大飛機、告別,同樣很重要的有我們的光伏和風電。從這個角度來講,所有從事光伏的人都應該感到自豪。
我記得2001年回國,談光伏,知道光伏的人太少了,可能只有大學從事物理學或者理工科的一些教授知道“光伏”這個名詞。現在幾乎家喻戶曉都知道“光伏”這個名詞,所以它的普及和推廣,我們也感到自豪。這里面集聚了從事光伏的企業家、科學家、管理工程師的心血,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得益于各級領導的高瞻遠矚和支持。
在無錫,我不得不講無錫是中國光伏的搖籃,這句話不是我講的,是很多媒體上都這么講。2001年回國創業,這是無錫尚德老廠,我試圖找奠基開工的那張照片,有紅的燈籠,有鞭炮,沒找到那張照片,這是后來尚德發展到3GW的照片,剛剛何總還繼續引領尚德朝前走。
我記得當年回國創業建立尚德,其中有幾個感想。2000年4月份回來兩周,東西南北走了很多地方,北到葫蘆島、大連、上海,南到深圳、寧波、紹興、杭州,一開始沒想到到無錫,只是給無錫經信委朋友遞了資料,結果無錫非常感興趣,我們就落戶在無錫。
當年寫可行性報告,我想讀理工科的現在寫15張PPT都沒問題,可是當年寫可行性報告還真不知道該怎么寫。回到悉尼以后,還得從管理學院找到一封寫可行性報告的模式,花了一個禮拜時間,用中文寫了200頁。當年我們也不懂怎么寫可研報告,所以把自己懂得行業、技術、發展、方向能寫的全部寫進去了。其實有一個跟大家分享一下,也是很有意思的。可行性報告當中有一張財務預測,財務怎么預測呢?我們生產的硅片、氣體、化學藥品等等沒有概念,但是我知道實驗室的價格,所以當年就給他30%的折價,通過這樣一算,如果我們3美金/瓦,我們仍然賺25%的毛利,把這個寫到可行性計劃,來到無錫創業。后來尚德的老員工,包括翁工、雷總等等,我們在2003年,2004年賣的組件價格就是3美金/瓦,毛利就是25%,所以說拍得腦袋拍得還挺準。當然借這個機會給大家做一個簡短的分享。要想聽早年的創業故事,下一次我們找一個地方喝酒喝茶。
我們再看一看目前這個產業的發展,在早期尤其2010年之前,尚德扮演的角色更多是對技術、產業鏈、行業發展方面,還是起了很多影響和推動作用。現在由于成本的劇烈下降,在今后的20-30年時間,有50-60%的能源將來自于光伏發電,如果我們成本下降的速度更快,比如在目前成本基礎上再能下降1倍,甚至4倍,甚至更快,那么下降1倍我們已經跟煤的最低發電成本差不多,甚至比他們更低。如果再下降4倍,那比所有能源成本都要低,那么我們發展的斜率會更快,所以我們應該對光伏的未來毫無疑問的要相信它。
五年以前或者更長一段時間,光伏所面臨的一個局面比現在難的多。成本還沒降到現在這個程度,另外在國內有一種說法,叫兩頭在外,甚至還有一種說法,光伏是一個高污染高能耗的產業,我們把污染留在國內,把綠電賣到國外,國外也有這樣的言論。其實我們搞這一行都知道,我們不是一個高污染的行業,這個能耗也不是高能耗,就算多晶硅能耗已經是產業剛開始三分之一的能耗,已經大幅度降低了能耗水平。在過去五年國內光伏產業巨大發展,這個裝機容量,今年一年可能要超過50GW,所以遠遠超過了全球。這個舉動不僅僅讓外國人,讓西方人汗顏,就認為豎起大拇指。而且我們國內社會對這種產業的認可度,從中央政府到各地政府,從資本市場,希望銀行也把懷疑的誤區全部抹去,這個行業迎來了新的春天,應該講現在這個產業從少年向青年時代的發展,我現在看著坐在下面大部分是80后,甚至85后,這個產業的發展將會以超乎尋常的速度向前發展。
這是我個人的一些展望,當我們光伏產業發展到這樣一個階段,我想我們可以想象,它將從方方面面,各個方面走進我們的生活。尤其它是改變了窮國家,以前包括我們的西藏、青海等西部地區,我們叫戶用系統,用10w,20w的板子,現在不僅僅能夠改變人們生活基本的需求,更多能夠通過光伏發電在一個村或者一個鄉建立本地的發電站,甚至是微網,能夠幫助貧窮的地區通過發展本地的經濟更好更快的改善他們的生活。
由于光伏發電的成本下降之快,缺電的地方,欠發達的地區,這也是一帶一路策略發展的區域,他們沒有必要再走西方國家甚至走我們過去三十多年中國的道路,建大量的火電站,可以直接進入光伏電站,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看到印度是一個能源缺乏的大國,過去幾年為什么印度光伏市場發展速度之快,就是因為過去幾年世界很多綠色組織的領導者,包括國際金融組織游說印度政府,讓他們停止新建500-1000個火電站,至少一半可以用光伏和風能,世界金融組織可以給你們長期的低息貸款。1GW電站在印度今年上半年已經實現了并網發電。
我們現在談戶用光伏,這在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西方國家和歐洲,他們都在屋頂裝他們的光伏,這張照片是在澳大利亞悉尼拍攝的照片,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好像缺點什么,看著有點丑陋,我想大家都同意這個說法。就像我們生活改善了,一開始只是基本的需求,現在為什么中國人買日本的馬桶?因為它更高檔,更美觀,功能更齊全,讓我們感到更舒服,體驗更好。光伏也是一樣,未來光伏不僅僅是一個發電的功能,它應該跟我們的建筑材料很好有機的結合,這就是為什么目前聽到Tesla他們推出新的產品。
甚至在未來,隨著價格的不斷下降。現在這個價格還比較高,當光伏發電降到平時的價格差不多或者更低,人們可能就不太關心,發電的總量是多少,我改變它的顏色,讓我的建筑更漂亮,我損失20-30%的發電量又怎么樣呢?這樣的房頂跟剛剛的房頂相比,我多花2塊錢/瓦或者1塊錢/瓦,我會感到非常地舒坦。
由于電動車、電動船、電動飛機這一切都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有了電,我們除非是用火電充電,我們還可以用光伏,用風能來進行充電。而且很重要的是,我們的光伏也能安裝在車上。有人講,光伏安車上能起到什么功能性作用呢?我們都知道轎車每度電續航能力大概在5公里,大巴在3.5公里左右,如果一個大巴車頂裝上5-10千瓦光伏電池板,每天能有3個小時,那就能發20度的電,20度電這樣也有70公里續航能力,所以它的續航能力還是比我們想象高得多,轎車也是一樣。
電信為什么到哪都能打電話?它叫移動通訊。將來我們是移動電力。我認識的這家公司,2011年左右這個公司進入破產的程序,在加州的一家公司,是一個猶太人創立的公司,融資了5億美金,他從事的就是賣離動電力,你買個車殼就可以了,電力可以跟我簽,蓄電池也不用買,你在家里充電,在超市充電,到什么地方充電都可以給你監控,我會用最便宜的電力給你車子充電,保證你這個車子續航能力沒問題,這就是所謂的移動電力,可能這家公司早了一點所以有時候你是當先烈,還是正好趕得上,這也是商業模式和時間的問題。
有人也在講,光伏很好,但是不僅有間隙式能源,而且你還是低能量密度的能源。如果我們只看光伏確實是這樣,那我們能不能把低能量密度的能源轉化為高能量密度的能源。我們現在有那么多棄風棄光,想象一下投資四五年回收,它的壽命是二十年左右,可以說發電成本是零,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用很便宜的甚至免費的電力電解市制氫,通過燃料電池,這種功率它的能量密度可以驅動汽車、火車、飛機、火箭,甚至潛艇都沒有問題,從這個角度,光伏作為清潔能源,風能作為清潔能源,可以用它作為一種電力做我們想做的一切。
既然是脫口秀,就想到哪講到哪。200多年前瓦特發明蒸汽機,給人類一條新的能源道路,但這一條能源道路同時也給人類造成了這么多問題。設想一下,如果兩百多年前沒有一個能源,可能人類社會不可能發展這么快,走到現在文明的時代。因為能源太落后,密度太低,在那樣的情況下,我們也沒有能源的手段促使我們發展清潔的能源(光伏和風能),因為它本身就需要能源來創造和驅動。
也就是說,人類歷史就相當于給了我們,你必須要走這條路,先給你這樣一個能源的能力,但是它比較臟,但給了你這個能力,你要盡快改變使用的辦法,這是我個人的一種遐想,可能帶有一點哲學的味道。如果我們這樣想的話,那么我們現在要加快綠色能源轉型的步伐。
“虛擬電網”,如果后院屋頂裝上了光伏,電價高的時候我就賣出去,電價便宜的時候我買回來,這樣一個能源管理和交易,現在國內外創業公司都在從事技術的開發,不久的將來,這樣新的公司和模式都會出現。
最后講一下全球能源互聯。這幅圖已經放了大概七八年了,有人講光伏不能作為基礎的電力傳輸,因為它的間隙性和時間性。如果我們把全球的電網都連在一起,就像前幾年PC互聯網全部通過電話線或者光纜聯在一起,這是完全能夠實現的。地球是每天從東朝西轉,電力是從西朝東轉。目前全球能源互聯時期已經成熟,而且我們國內像青海省已經建了6-7GW,還會建更多的光伏電站,通過兩個高壓輸電,把電輸送到華南和華東地區。
設想一下,如果在西藏建幾千GW的電站,可能光伏發電成本會降到2毛錢以下,再加上1毛錢輸電費用,賣到華南、華北、華東地區,應該是可以解決的,只有中國能把這個事情做成,只有中國才能引領全球光伏風能,只要中國的參與,才能夠惠及全世界,謝謝。
注:本文系能源新聞網整理自施正榮在2017年全球新能源產業峰會發言文字實錄,未經本人審閱。